怎么發展pos機,淺析2023年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新聞資訊2  |   2023-05-26 09:44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怎么發展pos機,淺析2023年支付產業發展趨勢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怎么發展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bangarufamil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怎么發展pos機

怎么發展pos機

2023年對各行各業來說,可謂是充滿著希望。疫情的放開、各類利好政策的加持,經濟復蘇正在路上。那么對于支付行業來說,2023年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在此,移動支付網從政策、技術、市場等角度,一起展望2023年支付產業發展趨勢。

政策監管篇

隨著近幾年多個重磅政策的落地,支付產業趨于平穩,合規壓力大、支付薄利化、產業競爭充分、優勝劣汰加劇成為了許多支付人對產業現狀的普遍共識?,F行與將實行政策中,仍然存在著不少機遇與挑戰,從中也可窺探可能發生的變化。

反洗錢與反詐上升到新的高度。近幾年我國反洗錢不斷趨嚴,配合FATF提升反洗錢合規等級是大背景,反洗錢三年規劃發布、反洗錢法修訂都會持續加強對支付機構的反洗錢要求,把支付機構按照金融機構的標準來進行反洗錢監管也是一大趨勢。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人民銀行對兩銀行和一支付機構開出總計1.34億的巨額罰單,這被認為是監管對反洗錢監管態度的轉變——從“合規為本”到“風險為本”的監管思路,加大處罰力度??梢灶A見,2023年支付行業的反洗錢會上升到新高度,信用卡套現之類的業務,展業邏輯會發生微妙改變。

反詐讓反洗錢的要求更加具體,但同時難度更大?!斗丛p法》的實施,讓銀行和支付機構許多相關業務,從原來的違規上升到違法。百聯優力因反詐不力被罰,而后支付牌照注銷;廈門銀行明確因“涉詐賬戶管理不到位”被罰??梢灶A見,2023年反詐的罰懲會更多,這同時給許多反詐方案及相關企業帶來很多機會。

金融消保更加受重視。金融消保是近兩年金融機構異常關注的話題,背后是以《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為代表的相關辦法開始執行,以及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開出大量金融消保相關罰單的倒逼,多家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均中招?!拔唇浗鹑谙M者明示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金融信息”“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漏報投訴數據”等違法行為成為了常見的消保罰單內容。而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成立之后,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職能描述,也使得包括支付在內的金融行業對金融消保將會更加重視。

259號文及信用卡新規影響深化。在2022年,259號文執行深化的背景下,POS機漲價的聲音此起彼伏;此外,信用卡新規的執行,也讓銀行更加注重信用卡的高質量發展,激發了更多聯合收單需求。信用卡套現的整體成本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這都將不斷催化支付產業的變革,甚至改變原有業務的運行邏輯,如獲客、積分政策、分潤機制、外包機制等。

支付條例正在“落地”。自征求意見稿發布已經過去兩年有余,但支付條例的影響已經開始深入產業當中。支付名稱專用、實際控制人唯一、注冊資本等要求都已經開始默默執行,而企業支付限制、牌照分類等重大疑問,則有待正式稿的推出。整個產業都在等待這一重塑支付產業運行邏輯的文件出臺。

支付機構優勝劣汰加速。支付牌照的數量在今年初降至200張以下,而鼎盛時期最高值為271張。純預付卡牌照營收模式轉型困難;銀行卡收單合規成本高,市場競爭激烈,頭部現象逐漸呈現,聚合支付商反向倒逼等多種因素下,也能導致收單機構退出市場;而最為看好的互聯網支付,開始趨向于“賣身”集團,依靠集團場景生存。所以總體上來看,以預付卡為主,支付機構的主動或被動退場仍然會持續。

技術及產品篇

支付相關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并不多,但仍然有包括刷掌在內的前端支付創新值得關注。

刷掌支付有望異軍突起。刷掌支付可謂是2022年支付產業最為關注的前端支付技術創新。2021年騰訊一內部刷掌支付創新項目曝光,2022年微信支付開始在部分線下門店測試刷掌支付。此外,美國巨頭亞馬遜也在部分線下門店推廣刷掌支付,而到了2023年,支付寶被曝出正在加速研發刷掌支付相關方案。所以從各類綜合信息來看,刷掌支付在未來兩三年內的快速發展將可以預見,新興技術的推廣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首先是監管是否允許。目前公安部擁有國民指紋和人臉庫,但并沒有相關部門擁有國民的掌紋庫,刷掌最后由哪個部門負責監管,信息安全“三法一條例”等相關生物識別法規是否允許它大規模落地仍然值得探討。

其次是產業是否成熟。以刷臉支付為例,支付寶首先“發難”,微信支付緊隨其后,在疫情暫緩市場推廣的背景下,微信支付花了2-3年時間才能夠與支付寶在市場、產業鏈、產品等各個維度有抗衡可能,且部分場景也仍然落后。雖然各自服務商體系是現成的,但是產品體驗、產品產能、市場供需等各個方面,都在考驗新興支付技術的落地成熟度。

然后是用戶接受度。相對于刷臉,刷掌可以更加安全,在支付時用戶的主動使用意愿鑒別更加明確,不過這已經需要考慮用戶的接受度以及使用意愿。這就異??简炈⒄频拈_通、使用、錯識率等問題,整體的產品體驗需要做到極致。

最后是找到適合刷掌的場景。除了現金,不是所有的支付方式都可以被人普遍接受,找到合適的適用場景才是刷掌支付推廣最應該考慮的。自二維碼支付之后,業界基本認為短期很難有如此低成本、高適用性的支付技術可取而代之,刷臉、刷掌同樣都無法取代,但可以在部分場景找到契合點。比如刷臉在園區方案使用率較高,那么刷掌可以在什么場景呢?

刷臉支付趨于平穩。刷臉支付在2019年爆火,經歷了疫情三年的產業沉淀,整體上已經趨于平穩。

向更垂直的領域延伸。過去幾年刷臉支付在便利店、商超等零售領域的普及獲得一定的成績,疫情期間在園區支付當中也獲得了較大的成功。除此以外,刷臉正在向更加垂直的支付場景延伸,各地地鐵、公交的刷臉項目頻頻上線,醫保刷臉的需求也正在逐漸激活。

技術更迭加速。得益于近幾年人工智能產業的技術升級,刷臉識別技術也在加速更迭,原來的逆光、大庫場景、雙胞胎識別等問題不斷被解決。

更深度的產業競爭。疫情壓抑了刷臉支付前端產業推廣速度的同時,也給許多終端產業廠商足夠的產品研發時間,包括攝像頭、終端等廠商在內的玩家逐漸加入戰局,更深度的產業競爭正在加劇。而隨著口罩時代的逐漸遠去,用戶習慣的逐漸養成,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刷臉支付機會。此外,隨著《信息安全技術人臉識別數據安全要求》在內的多樣刷臉相關標準出臺,也從標準層面促使產業走向成熟。

遠程認證技術大有可為。2022年發布的信用卡新規中明確提出,將通過試點等方式探索開展線上信用卡業務等創新模式。今年年初,人民銀行、外匯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就明確試點開展信用卡視頻面簽。

這就意味著信用卡“三親見”要求可能改變,遠程身份認證技術將從試點開始,逐漸適用于信用卡這一龐大市場。這其中會包含RPA、OCR、ICR、機器學習等技術的應用,CTID、eID等身份認證體系也有更廣泛的應用想象空間。此外,部分支付機構進行的“收單雙錄”,也對遠程認證技術有需求。

支付數據治理需求增強。過去支付相關數據一直是被產業輕視的資產,隨著支付數字化升級被提出,我國以“數據二十條”“數字中國建設規劃”為代表的數據相關政策開始豐滿。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等分置的“三權分置”產權運行機制正在建立,這就意味著擁有豐富數據資源的支付產業有了新的機遇。

數據合法合規的采集、處理、存儲、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中臺的構建;前端智能營銷、風控反詐、經營分析等服務的提供都會是支付產業關注的焦點。相應,大數據集群儲存、分布式數據庫、數據入倉入湖、數據解加密、數據血緣等等數據治理相關技術及產品,都將更受關注。

市場及垂直領域篇

受政策收緊,市場競爭充分的影響,整個支付市場“內卷”嚴重。

跨境支付競爭更加激烈,探尋多元化。在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發展迅速、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等背景下,多方政策都在鼓勵跨境。支付機構的跨境人民幣展業范圍也擴展至經常項下,這都讓跨境支付充滿機遇及挑戰。并且產業各方將會挖掘除跨境電商收付外,更加廣泛的支付需求。

疫情期間,留學生支付、跨境旅游、跨境貿易三大跨境支付場景,僅跨境貿易仍然保有較高的交易量。然而,隨著多方入局,跨境電商的收付款方面已經步入紅海階段。不局限于國內,在多國獲牌展業,幫助其他國家的本地跨境電商完成收付款成為了許多跨境電商收付款企業的發展方向。

而疫情放開后,走出國內,為其他國家提供本地化的收單服務也成為了許多支付企業的發展方向。相對于國內“萬1~2”的費率收入,跨境支付疊加匯率波動,企業甚至可以獲得“百幾”的利潤。國內支付與跨境支付百倍的收入差,驅使愈加“內卷”的國內支付走出國門,尋找跨境支付機遇。未來,類似留學生支付、互聯網出海、游戲出海、跨境旅游、本地收單等多元化跨境支付場景需求,都將會被不斷的挖掘并滿足。

國內收單市場“卷”中向穩?!熬怼睙o疑是近幾年國內支付市場的一大特點,然而趨于平靜的大勢下,仍然有許多波瀾。

信用卡收單激變加速。過去一年,信用卡收單市場漲價的聲音此起彼伏,巨額罰單傳聞、259號文、信用卡新規、反詐新法等持續加壓,使得產業激變不斷加速。未來,漲價潮之下,信用卡套現市場將會有一定程度萎縮,收單機構與銀行探索新的信用卡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所難免,部分機構也會在這波浪潮中退出市場。

聚合收單走向差異化、數字化。經過多年市場競爭,對商戶進行支付聚合的任務基本已經完成,聚合收單也從增量市場走向存量市場。在基礎的支付服務逐漸同質化的背景下,進行差異化競爭成為了關注點,例如聯合收單、本地生活服務、銀行營銷等業務。以SaaS為切入點,支付數字化服務不斷被提及,如何將收銀、點餐、外賣、O2O、發票、會員系統、營銷等多樣的商戶服務融合到支付服務當中,考驗著支付企業的綜合實力。此外,各個垂直領域的定制化支付服務需求也在不斷被挖掘。

終端市場辭舊迎新,加速出海。支付終端市場近幾年也是比較焦慮,一方面是傳統POS機存量市場在銳減;另一方面,刷臉、掃碼盒子等新興產品及新進市場競爭者不斷,疊加金融信創等因素,使得整個終端市場都相當焦慮。

國內手刷市場不可避免的萎縮。在監管對信用卡收單合規整治之下,國內以信用卡套現為主要應用場景的手刷會萎縮。但同時,有報告顯示全球MPOS類產品的支付終端占比在提升,海外市場可能還有很大機會。

企業出海加速。尼爾森最新POS報告顯示,亞太市場是全球唯一一個萎縮的POS市場,但其他市場均處于增長態勢,特別是拉美市場,增長最快。此外,疫情促使下,全球的支付數字化浪潮加速,疊加我國互聯網服務出海,這都給我國支付終端企業出海提供了機會。

關注新機遇與定制化需求。刷臉、數字人民幣的興起,給終端行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增量空間,微信與支付寶兩大支付巨頭均開始關注刷掌支付,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終端廠商的市場信心,這也是值得關注的新興需求。此外,國內支付數字化轉型正在進行中,并且有逐步進入深水區的趨勢,這也將會對支付終端廠商提出更多定制化需求。

數字人民幣試點深化。數字人民幣試點情況可謂是近幾年大眾關注的焦點,人民銀行在2023年工作會議中,“有序推進”仍然是對數字人民幣工作的主要內容。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2022年10月發布的相關文章中,就表明數字人民幣試點將以做好產品服務、夯實數字人民幣發展的法治和監管基礎、激勵各方合作共贏為主要目標?;诖?,我們可以期待數字人民幣在新一年的新發展。

更加迫切的共贏模式探索。自2020年首次試點以來,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已經步入第三個年頭,目前仍然沒有較為明確的可持續共贏模式,這對整個產業的積極性是一大考驗。數字人民幣目前沒有費率概念,智能合約成為了最有可能商業化的特性,然而智能合約的需定制化特征注定了其如果不能實現高度模塊化、統一化,很可能只局限于服務大企業,小微企業很難獲益。所以,探索可持續的產業共贏模式,成為了比較迫切的任務。

更廣泛的試點參與。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范圍一直在擴大,但這應局限于地理區域、服務場景擴大,更加需要讓原來支付產業鏈的更多角色參與,豐富產業生態。當然,這是一個過程需要更加審慎,防范亂象的出現。

規范與規則的確定。無規矩則不成方圓,數字人民幣需要在確立更多規范與規則的基礎上,逐漸將一些已經明確的邊界劃分,向上推動并逐漸形成法律,而區分行政干預與市場規則的時機并不容易。當下主流支付“四方模式”就經歷過數十年的發展,數字人民幣征途漫漫。

值得期待的跨境支付嘗試。目前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發展路徑主要是兩個,一是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另一個是數字人民幣系統與香港“轉數快”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相對于成熟的國內移動支付環境,跨境支付是更值得數字人民幣探索并改善現有體驗的場景。

以上就是關于怎么發展pos機,淺析2023年支付產業發展趨勢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怎么發展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bangarufamily.com/newsone/57572.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