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又見pos機騙局,又見婺源黃花開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又見pos機騙局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bangarufamil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又見pos機騙局
又見pos機騙局
王立新
我喜歡旅游也去過不少地方,最讓我難忘的當是中國醉美鄉村婺源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三月份去廬山游婺源了。初到婺源只見漫山遍野鋪天蓋地都是黃澄澄、金燦燦的油菜花,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游客徜徉在花海里,盡享大自然的恩賜,或駐足拍照,或遠眺欣賞,或彎腰低頭嗅聞花香,或蹲下抬頭側臉與黃花同框,或架起長槍短炮專業攝影,或擺開架勢抖音直播,或打開遮陽傘擺poss……最忙碌的是小蜜蜂穿梭于花海里,留足于花蕊上。五顏六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時而立在花枝上,時而落在游客的頭帽上,這個時節最喜花爛漫,最歡蝶飛舞,最愛嗅花香,看那些養蜂女是不是來自新疆伊犁的那拉提,只可惜沒看見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我不自覺地哼起了當下最流行的王琪的那首歌。
我來到了婺源最東邊的一個古村落——曉起村,不知道為什么叫曉起,只記得村前那條小河流水淙淙,小溪旁那兩棵香樟樹,其中有一棵斜生橫臥在小河上,小河里還有一盤跟麗江古城那里一模一樣的水車吱吱呀呀一直轉個不停,靜靜地默默地流走了一年四季,流走了365天春夏秋冬。曉起村子里那棵古香樟樹可有年代了,需幾個人伸開雙臂才能合抱過來,旁邊還立了一塊石碑,當地人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來燒些紙錢祭祀供奉樹神祈求護佑平安。
我先后又看了江灣、李坑兩個古村落。
婺源江灣,中國最美鄉村,建村一千四百多年,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建筑布局頗具特色。一街六巷,縱橫交錯,新舊有序,千年延展,不亂方陣。每條巷道各有個性,不見雷同,古樸優雅,自成一景。老街還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韻,街面還是那么窄,幾幢老店鋪,如培心堂、飲蘇堂、日生堂,店門還是那一塊塊拼起的木板排門,店堂里還是那老柜臺、老貨架,外墻還是那古老的封火墻……行走其間,仿佛穿越時間隧道。江灣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為滕、葉、鮑、戴等姓在此聚居,開始形成村落,時稱“云灣”。北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蕭江第八世祖江敵遷入云灣,子孫逐步繁衍形成豪族大戶,云灣遂改稱江灣。進入江灣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叫“荷花池”的小池塘,曲橋蜿蜒其上。曲橋接岸處,為一兩柱沖天牌坊門,坊額為“西安門”。初進江灣,最吸引你眼光的肯定是規模宏大的“蕭江宗祠”。蕭江宗祠又名“永思祠”,以其建筑規模宏大、雕刻精美享譽江南,被列為婺源四大古代建筑(蕭江宗祠、汪口碣、方村牌樓、太白塔)之首。宗祠前也豎有懸掛官職旗的高桿,看樣子這是婺源一帶炫耀先輩顯赫的通常做法。宗祠的正廳叫“永思堂”,兩壁供奉有蕭江前輩漢丞相蕭何、南梁武帝蕭衍、昭明太子蕭統、蕭江始祖江董、明戶部侍郎江一麟等出類拔萃者的像。
婺源李坑是距離婺源縣城最近的一個景區,也是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街巷內溪水貫通,鋪著極具江南水鄉韻味的青石板道,各式各樣的小橋頗有詩情畫意之美。李坑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更有兩澗清流、柳碣飛瓊、雙橋疊鎖、焦泉浸月、道院鐘鳴、仙橋毓秀等景點在其中,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的一顆璀璨明珠。李坑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南宋年間出了一位武狀元李知誠。
我最難忘的還有大鄣山臥龍谷,由于時間緊迫我一個人一口氣進臥龍谷景區門跑到大鄣山深處,大鄣山上云蒸霧騰,人行其間,猶如騰云駕霧入仙境。山中林木蒼翠,奇石崢嶸,石澗縱橫;壯觀的瀑布如銀河瀉地?!帮w瀑”、“日出”、“云?!蹦松街薪^景。峽谷內異常深幽,兩岸是陡峭的山崖、石壁。隨峽谷蜿蜒升入,形成層層飛瀑。谷內溪水急流洶涌,轟鳴震谷。奔瀉的清泉,穿行于碩大的花崗巖石之間,歷經千萬年沖蝕,形成眾多深潭、彩池,掩藏于原始次森林之中?!芭P龍谷”的得名,是因為傳說許多年前,一條龍從峽谷越過,由于這里太美了,便留在潭中。
臥龍谷里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郁郁蔥蔥,秋季紅楓盡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區四季變換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峽谷里更是瀑布成群,飛龍吐玉;彩池連環、相映交輝,整個景區就像九寨溝的五彩池何止成千上萬,就這樣,紫色的山、綠色的樹、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構成一幅天然潑墨山水畫。
站在婺源彩虹橋上看萬頃江田一鷺飛,賞萬畝油菜黃花開,思千年古鎮靚新妝,美麗婺源適逢千載難逢的盛世,又是一年三月天,今年婺源的黃花一定開得更鮮更艷!
寫于2021年3月2日
以上就是關于又見pos機騙局,又見婺源黃花開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又見pos機騙局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