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

 新聞資訊2  |   2023-08-05 10:35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野生虎曾在準格爾旗這里出沒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bangarufamil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

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薛家灣曾經是老虎出沒的地方

野生虎在準格爾旗最后出沒的地方

·喬 信

網絡配圖

野生虎在內蒙古東部區被稱為東北虎或興安虎,在西部區被稱為老虎。據《守望家園——內蒙古生態環境演變錄》(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介紹:清康熙年間,在內蒙古東部的大興安嶺林區和內蒙古西部的大青山一帶,以及鄂爾多斯東部的準格爾山區,都曾是野生虎生息或棲身的地方。后來,隨著墾殖農業的發展、生態環境的變化,野生虎才逐漸遠離了人們的視野。那么,野生虎究竟何時從內蒙古地區消失的呢?

《守望家園》一書說,20世紀50年代根河林業局剛成立時,采伐工人曾經在林場遇見過虎。1991年,林業調查隊的工人在諾敏山腳下發現過一塊刻有“此山有虎”的大木牌子,是很早以前留下的。這說明,在全國解放后的一段時間里,內蒙古東部的大興安嶺林區仍有野生虎出沒。然而各種史料對內蒙古西部的大青山一帶和準格爾山區有關野生虎的記載卻很模糊。如《綏遠通志稿》、《土默特旗志》、《武川縣志》、《托克托縣志》、《準格爾旗志》等,都是將老虎列入本地野生動物種類里,一筆帶過,而沒有談及老虎何時從該地消失的問題。

2010年,內蒙古黨史辦公室李克仁先生在內蒙古檔案館查到《準格爾旗札薩克衙門檔案譯編》,其中有一件檔案說,清光緒年間該旗境內還出現過野生虎。

《準格爾旗札薩克衙門檔案譯編》載:清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十七,旗民喇迪納巴澤爾向旗衙門稟報:“本旗浩賴錫里地方來了一只老虎,民人(清代公文里對走西口的漢族 農民的稱謂)張敏、張二、張三發現并用煙將老虎熏死?!逼煅瞄T據報旋即派吉爾格勒前往查探。吉爾格勒回來報稱:“本人奉命到浩賴錫里地方,與十戶長(蒙旗 最低一級行政單位負責人)巴圖色楞會同前往張敏、張二、張三等住處。他們說:‘若買老虎皮拿出一百兩銀?!睖矢駹柶焱鯛斣{格爾迪和協理臺吉恩和多羅得到確報即于三月初四咨清水河廳通判衙門:“案查蒙古慣例,于蒙地若來老虎,從不傷害。今民人張敏、張二、張三等擅自殺死老虎,并剝去老虎皮,欲賣一百兩銀,此舉已至無視法度之極。為此行文,咨請貴通判衙門即便查照文內,速派捕衙押解張敏、張二、張三等,并照例懲處?!?/p>

張敏等人是否受到懲辦,因無檔案佐證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件事卻可以說明,在距今140年前野生虎還沒有從內蒙古西部區徹底消失。

檔案中所言浩賴錫里地方是蒙古語地名,不知說的是哪里。如果按照清代準格爾旗開放邊禁后民人只能到就近之地謀生、并由所屬之廳縣管理的規定,此地民人既屬清水河廳管理,那就可以確定,浩賴錫里這個曾經出現過野生虎的地方在今薛家灣鎮的東北部即原窯溝鄉或東孔兌鄉境內,除此之外別的地方均與清水河廳無關。

“浩賴”一詞為蒙語,在準格爾旗現代口語中亦稱“壕賴”;“錫里”一詞同為蒙語,翻譯成漢語即意為“陽坡”。如果將“壕賴錫里”這一地名詞前者仍然沿用蒙語,后者改用漢語,那么,當年的“壕賴錫里”就是今天的“壕賴陽坡”。由于準格爾旗從十七世紀以后晉陜兩省漢民的大量涌入滲透,大部分原來的純蒙古語地名被更改為蒙漢結合的“雙語地名”,這在準格爾旗范圍內比比皆是。如原來的哈黛高勒曾一度被稱為“黑黛溝”等。

依據清代以來相關資料的推測、地理位置描述以及上述地理名詞演繹的判斷,通過對旗內現有大比例地形圖的比照,筆者把140年前發生的這一歷史事件的地點初步鎖定在原窯溝鄉與東孔兌鄉接壤的塔哈拉川一級支流———烏蘭蘇木圖流域中上游20平方公里范圍內。這一范圍正好位于現薛家灣鎮區的東北部。

沿烏蘭蘇木圖溝朔源而上,在烏蘭蘇木圖流域中游左岸,我們首先找到了一條叫壕賴溝的支溝。 溝道呈東北至西南向,長約3公里,平均寬度約1公里,距薛家灣鎮區約3公里。該溝中下游右岸坡度較緩,當地人統稱壕賴陽坡。坡上居住著幾十戶張姓村民。上游左岸分水嶺與本旗原窯溝鄉陽塔村﹙后并入薛家灣鎮﹚接壤。溝內植被稀疏,中上游近年來幾乎人跡罕至。該范圍自建國以來到本世紀初一直隸屬于原準旗東孔兌鄉阿黛溝村,2005年后并入薛家灣鎮。

壕賴陽坡——究竟是不是當年的“浩賴錫里”?當年張氏三兄弟的后代究竟何去何存?

帶著疑問我們走進了現居住于壕賴溝溝口陽干石坡的張姓家族中年過七旬張登峰家中。據老張追述: 他們這一支就是當年張敏三兄弟的后代,清末以來一直居住于壕賴陽坡一帶。

張敏生有一子,名張狗先臭;張狗先臭生有一子名張銀,張銀無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移居后套﹙巴盟一帶﹚,已去逝。

張二自己未生育,于同治七年﹙1868年﹚抱養一子,名張三小。張三小生有三子,名曰:張丑、張厚、張榮厚。張三小二兒子張厚生有五子,張登峰是張厚的第四子 ,目前張登峰已經有了重孫。張二這一門雖然屬于抱養,但是門庭興旺,現在已延續到第七代,總人口達100多人。

張三生有二子,名張玉奎、張玉庭,均無后,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相繼離世。

由此我們可以確認兩點:一、當年的浩賴錫里就是今天的壕賴陽坡; 二、張敏、張三已無后代延續。張二子嗣目前延續到第七代。

在提到關于張氏三兄弟當年殺虎一事,老張似談虎色變,推說不知道。最后他說好像是聽外人傳說過,包括他自己也是半信半疑。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又采訪了這個村附近居住比較年代久遠的馮氏家族。馮氏家族居住于壕賴溝左岸分水嶺地帶,居住此地已近二百年,目前仍有少部分人居住于此地。在薛家灣鎮,我們找到了原籍在本村的準旗第五中學歷史教師馮德清老師。據馮老師回憶,童年時曾聽他父親馮鎖元和他七爹馮七都說過此事?;厩闆r就是:當年在這一帶林草茂盛,荊棘叢生,他們的祖先都是在茂密的灌草叢中開荒種田。傳說光緒年間,確曾有一只老虎流躥至壕賴溝北梁,鉆到張家剛過來時挖的臨時居住的破窯洞內。 后被張家發現后在窯門口點著柴草用煙將虎熏死。至于最后虎肉和虎皮怎么處理了?他們也不得而知。

此“案件”查詢至此,真相已大白。上述調查足以佐證:準格爾旗扎薩克衙門檔案中清光緒元年記載的殺虎事件就發生在現在的薛家灣鎮阿黛溝村壕賴陽坡。

對于這樣一個駭人聽聞的歷史事件在張氏家族后代中為何模糊不清甚至聞所未聞呢?筆者以為:一是因年代久遠,某些歷史事件隨著歲月的流逝已逐步淡出人們的記憶;二是有可能當時的衙門派人調解結案后和張氏三兄弟訂立了密不外傳的攻守同盟? 至于當時的清水河廳有沒有下來查辦此事?此后,當年的準格爾旗扎薩克衙門對事件結論為何無任何記載?這些歷史疑點還有待諸多有興趣研究準格爾旗近代史的同仁們進一步發掘、整理。

本期編輯:趙純

以上就是關于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野生虎曾在準格爾旗這里出沒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準格爾旗哪里有辦理pos機的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bangarufamily.com/newsone/94607.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