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人人付pos機新聞動態,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人人付pos機新聞動態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bangarufamil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人人付pos機新聞動態
極目新聞記者 楚田
通訊員 李偉 彭煥
今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根據部署,6月15日全國“安全宣傳咨詢日”主場活動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顒油ㄟ^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以非常明確、非常強烈、非常堅定的態度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主場活動熱火朝天
本次主場活動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組委會辦公室、湖北省安委會辦公室和武漢市人民政府承辦,得到武漢市安委辦、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支持。
國務院安委辦和應急管理部發布了最新的逃生演練科普視頻。主場活動現場播放了湖北省安全宣傳“五進”活動視頻,來自各行各業的25名代表進行了現場主題倡議。
“安全宣傳咨詢日”主題倡議
“為個人生命安全,為家庭美滿幸福,為企業安全發展,我們倡議:樹立全面安全意識,每時每刻牢記安全,當好安全家園的建造者,安全理念的踐行者,安全防線的守護者,安全知識的傳播者,安全文化的弘揚者。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辩H鏘有力的倡議詞回蕩在現場每個人心中。
中建三局快板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活動現場,中建三局職工將自編自導文藝節目《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用快板舞的形式讓大家牢記安全生產準則,繃緊安全生產“弦”,呼吁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人人為安全發力,個個有應急能力,凝聚成安全合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參展者在展示區觀展
活動還設置了主題展示區、湖北安全生產展示區、建筑安全展示區、咨詢服務區、中小型應急裝備展示區、應急演練區、互動體驗區、安全文化展示區、大型應急裝備展示區等九大展示區域,通過主題展覽、咨詢服務、現場演練、互動體驗等形式,面向公眾集中宣傳安全生產紅線意識、法律法規及安全常識,進一步推動“安全生產月”活動走深走實,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在全社會大力營造關心參與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
當日,全國41家媒體聚焦全國“安全宣傳咨詢日”主場活動,其中31家媒體進行了直播。初步統計,截至15日14時,各媒體累計直播觀看量(含回看量)1228萬人次,圖文短視頻等全媒體報道閱讀量超過1億。
【現場側記】
湖北安全應急產品“七十二變”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安全,是幸福的底色。
城市無漬水,出行更安全,遠程控制的智能機器人展示輕量化的內澇排水;逢路快跑,遇水“劃行”,無論高溫搶險還是水中救援,兩棲全地形車都可勝任;3天蓋一層樓、承載數千噸、可抗14級颶風的“空中造樓機”,也到現場秀身手……
6月15日,2023年全國“安全宣傳咨詢日”主場活動的九大展示區,各式“絕活”應接不暇,各類體驗身臨其境,各項互動精彩紛呈,湖北省為全國的“安全宣傳咨詢日”系列活動端上了一桌內容豐富,極具特色的宣傳“大餐”。
活動現場氛圍濃厚,互動體驗踴躍熱烈,現場群眾和應急文化使者互動打卡拍照,并領取獎品;不少群眾體驗動感VR體驗蛋殼椅,置身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虛擬場景,身臨其境感知危險,讓大家驚呼連連;應急紙飛機環節,許多觀眾和志愿者一起折紙飛機并放飛,一張張飛旋的小飛機就像一顆顆安全的種子,播撒在人們心中。
大型應急設備
應急救援“尖板眼”彰顯湖北應急救援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它的名字叫智能排澇機器人,200米內都可以遠程控制,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內澇排水和供水,實現小型化、輕量化應急救援?!?5日上午,在大型裝備展示區,一個長相可愛的機器人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工作人員介紹,它和身旁的一款一體化發電搶險救援車是“好搭檔”,一起用于城市排澇、電力、交通、搶修、抗震救災等突發應急搶險救援,具有發電供電、防汛抗旱、搶險搶修、應急照明等功能。
一分鐘可完成百米堤防風險探測的東風猛士巡堤查險車,已經可以代替人工巡堤。它搭載探地雷達、激光雷達和全景攝像等設備,它還可以在高速移動過程中,快速獲取高清連續全景影像數據,構建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的智慧解決方案,快速探明管涌、散浸、崩岸等險情,節省大量人力。
參展者在展示區參觀應急設備
“這里還有一臺酷酷的無人機航母車,它也是東風家族成員,用于?;诽厥猸h境下消防救援、信息偵察?!惫ぷ魅藛T介紹,它配備了自動巡航無人機、紅外熱成像相機及車載式遙感氣體探測儀,多次在?;肪仍辛⒐?。
逢路快跑、遇水“劃行”的水陸兩棲全地形車更是引人注目,它既可以在陸地行駛,也能在水中航行,遇到窄路還能360度原地轉向,不管是40℃以上的高溫搶險、還是水中應急救援,它都能勝任!
“發生山火只能靠人海撲救嗎?不!”活動現場,工程師向觀眾展示了一款隔離帶開辟車,遇到火情,它可以利用自帶的挖機,快速開辟防火隔離帶,拓寬防火通道,輔助清理火場,是山林撲火救援的好幫手,目前在很多山林救援中都有它們的身影。
應急裝備展示區的一個火箭模型,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和我們的安全有什么關系?工作人員介紹,它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已成功執行了17次發射任務,將33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盀暮毙l星上天,都是它的功勞,對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救災來說,它提供的是基礎服務,讓衛星在很多搶險救災現場發揮作用?!惫ぷ魅藛T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數千觀眾頻頻點頭。
還有跌倒防護氣囊馬甲,當芯片監測到人體屬于失重和跌倒姿態時,會立即觸發防護服內的氣囊起到防護作用;以及防溺水自救手,水中遇險時一觸即開,變成一個可托浮120公斤的氣囊,而且可以循環使用100次以上。
一個個應急救援的高科技、尖板眼,讓數千觀眾應接不暇,贊不絕口。
參展者在展示區參觀“高精尖”的應急設備
12年救了近900人的長江救援隊現場說“應急”
恪盡職守,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向險而行,奮戰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這是應急人的品質。
“每一次救援都是一次與死神的較量,雖然我也曾多次遇險,但我們從未放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次成功救人,大家都無比自豪!”15日上午,在湖北安全生產展示區,長江救援隊的張建民在現場向大家講解水中遇險的自救和救援技巧。
張建民和他的隊員們一起堅守江邊救人,12年已從長江中救起近900人,他本人也被評為“荊楚楷?!ぷ蠲缿比恕?。據介紹,湖北省“荊楚楷?!ぷ蠲缿比恕痹u選自2020年開始,已經連續開展三屆,每屆評出10名“荊楚楷?!ぷ蠲缿比恕?。
2013年以來,武漢市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亡人數逐年下降。其中,武漢市建設了1410個社區應急服務站,實現了“全覆蓋”。
活動現場,武漢光谷星光里社區應急服務站負責人介紹,應急服務站運營以來,通過網格化管理前移了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的關口,廣泛開展了防災減災宣傳和應急演練,還堅持“打早、打小、打了”和“1分鐘到場,2分鐘報告,3分鐘處置”的原則,成功控制了很多險情。
交通安全宣傳
“遇到車輛亂停怎么辦?遇到火災消防通道被堵怎么辦?我們也有高招!”幾名社區工作者現場演示了挪車器的操作,只要把設備往車輪底下一放,再往前一推,車子就被挪走了,全程不要10分鐘。
活動現場,觀眾一邊走一邊看,建筑安全展示區的“空中造樓機”模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套設備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
“它像一個設在空中的建筑工廠,3天就可以蓋一層樓,它的承載力達數千噸,可抵抗14級颶風?!惫ぷ魅藛T說,隨著“造樓機”一層層爬升,各項工藝逐層進行,從下到上形成工廠流水線,讓建筑施工作業在百米高空,也能夠如履平地,“武漢最高樓綠地中心建設,就有它的功勞?!?/p>
本次活動的建筑安全展示區,集中展現了中建三局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和提升企業本質安全、培訓教育、信息預警等方面的舉措。其中,5G塔吊、空中造樓機、磁力緩降安全逃生裝置等科技創新成果直擊建筑行業安全管理“痛點”,是科技創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代表。以中建三局一公司建造的光谷科學島科創中心一期項目為例,5名塔吊司機坐在5G塔機遠程控制室,通過多角度實時監控畫面、輕輕搖動操作桿,就能將幾百米外施工現場的建筑物料精準吊裝到位,極大提升了高空吊裝的工作效能和安全管理水平。
5G塔機遠程控制室
據中建三局一公司光谷科學島科創中心一期項目經理汪松介紹,此次展示的5G塔機遠程控制技術,是業內首次實現5臺塔機集中遠程控制及常態化應用,一個操作人員可以分時操控多臺塔機,有效提升了運維水平。同時利用三維重建技術建立塔機工作場景的數字模型,能夠實現吊裝過程中碰撞信息的自適應實時監控,充分提高安全性能。
“以前要爬幾十米高的塔吊,刮風下雨就擔驚受怕,現在坐在地面的屋子里一樣操控塔吊,工作環境好多了;以前高空操控塔吊會出現盲區,現在搭載無數高清攝像頭,所有的區域‘盡在掌握’,相當于多了幾雙眼睛來察覺風險隱患;最妙的是,遠程塔吊不受工作地點限制,只需電腦操作界面切換,原地不動可操控幾公里之外的塔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闭谡箙^為大家進行5G塔吊操作演示的塔吊司機張東說。
中建三局一公司在該項目應用的建筑“黑科技”不止于此,全球首創工地數字地圖,智能抹灰機器人等技術在項目的落地應用,體現了中建三局一公司在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質建造道路上的持續創新。
據悉,光谷科學島科創中心一期項目是光谷科學島首個大型綜合體項目,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包含裝備研究、技術研發中心以及部分生活居住功能,總建筑面積14.92萬平方米,是武漢新城打造創新源頭的先行區和示范區。作為湖北省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質建造科技創新融合試點項目,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以“三個建造”技術手冊為指引,以BIM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裝備、“智能建造”平臺支撐生產體系與組織方式全方位賦能,累計應用了綠色建造技術48項,智能建造技術35項,品質建造技術27項,將綠色理念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項目自去年6月份動工起,已經完成了主體框架的搭建,比預計提前了三個月左右。
互動體驗
眾多展示區互動性強體驗感滿滿
咨詢服務區的一個醉酒體驗VR眼鏡,一度出現排隊體驗的情形。一名參觀者趙先生戴上它,只體驗了15秒,就大呼“太嚇人了”!
“感覺腦子暈乎乎的,手腳也不聽使喚了,車子七彎八拐,速度忽快忽慢,旁邊的車子隨時都會撞上!”趙先生取下眼鏡后驚呼,“太嚇人了,酒后開車真是害人害己!”
“快跑!著火了!”15日上午,應急演練區的火災逃生也吸引了許多參觀者“越界”體驗?,F場設置了一個電子圍欄作為邊界維護結構,一旦有人進入就報警,進而是失火后的濃煙滾滾,從展區的消防煙霧逃生體驗屋溢出。
“發生火災后,千萬不要緊張,躲火避煙是關鍵!比如,濕毛巾捂口鼻可以過濾一些煙氣,彎腰匍匐可以躲避上部濃煙等等?!爆F場演練的消防員說,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建議大家一定要掌握一些火災逃生自救常識。
記者注意到,演練現場還有一只全副武裝的消防搜救犬,它正在訓導員的指揮下進行服從科目的訓練。搜救犬被消防員稱作“無言的戰友”,它們經常出現在各種災害現場,參與搜救工作,搜尋生命,拯救生命,被稱作“史上最強生命探測儀”。
互動體驗區的觸電體驗、災害VR體驗、海姆立克急救法體驗……也是現場熱門。
“有一種酥酥麻麻的感覺,幸虧不是家中的220v電壓,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币幻繃L試過觸電體驗后說,平常一定要謹防觸電。
坐上動感VR體驗蛋殼椅是一種什么體驗?參與者坐進去,大型生產車間、重大自然災害、火災水災等虛擬場景,一個個零距離上演,事故體驗極其逼真,“身臨其境”地看到了安全事故現場。
“危險!后怕!”體驗者紛紛表示,安全生產真是一刻不能馬虎大意,否則都會有血淋淋的悲劇和教訓。
美團外賣騎手智能頭盔和電瓶車
“戴上這個智能頭盔,在送餐騎行的過程中就不用看手機了,真的方便了很多?!被顒蝇F場,美團外賣小哥劉武琴向參觀者展示了剛發放的智能頭盔。
美團作為科技零售企業參展,現場展示了騎手智能頭盔和智能電瓶車,該頭盔可幫助騎手實現語音接單、語音通話,在騎行中解放雙手。據悉,智能頭盔是美團自主研發、擁有專利的外賣騎手專屬裝備,在2021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美團智能頭盔獲得了“三新”專項獎。
那么,這款頭盔有哪些黑科技?劉武琴向在場嘉賓進行了展示:頭盔配有內置芯片,可監測騎手是否正確佩戴好頭盔,實時看到騎手的頭盔佩戴率。頭盔內部配有藍牙耳機、麥克風、語音助手等,頭盔外部還有快捷鍵按鈕,騎手佩戴智能頭盔騎行過程中,可以通過觸碰快捷鍵實現一鍵接打電話、一鍵接單,也可以直接語音回復實現接單,不用再操作手機,解放了雙手,避免了騎行過程中要分心看手機。此外,頭盔后方還有自感應燈,在黑暗環境下會自動開啟雙閃,保護騎手夜間行駛安全。
據介紹,從6月開始,美團陸續向全武漢的美團專送騎手免費發放智能頭盔,并將在8月初實現騎手100%覆蓋。這也是智能頭盔首次在武漢外賣行業投放,用科技為騎手保駕護航。
志愿者放飛“應急紙飛機”
安全文化展示區的“鏡頭下的安全”“應急紙飛機”等展示體驗活動也吸引了許多人參與。其中,武漢市開展了四屆“鏡頭下的安全”作品征集活動,收到作品15100余幅,構成了一幅幅安全瞬間的生動畫卷。
小小紙飛機,放飛大夢想。安全你我他,幸福千萬家。不遠處,有一群學生志愿者正在折紙飛機、放飛紙飛機,他們也向大家傳遞了一種理念:應急安全宣教從早抓起、從小抓起。
參與者通過放飛“應急紙飛機”,在心中“種下一顆安全的種子”,帶動更多家庭參與,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宣教效果。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以上就是關于人人付pos機新聞動態,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人人付pos機新聞動態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