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南寧通付pos機,事關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南寧通付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bangarufamily.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南寧通付pos機
南寧通付pos機
從一個默默無聞地區
變成多區域合作中心
這里是北部灣經濟區
如今已變成廣西開放發展龍頭
欽州保稅港區鳥瞰。龍現富/攝
聚焦發布會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時 間:2019年7月23日16:00
地 點:南寧市民族大道112號廣西新聞發布廳
發布會現場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廣西開放發展特別是北部灣經濟區開放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
2006年3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成立。2008年1月,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不僅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而且是廣西服務國家外交戰略、構建開放合作格局、加快自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為介紹北部灣經濟區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當前面臨的發展機遇以及加快北部灣經濟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情況,今天下午(7月23日)4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防城港西灣新城。(資料圖片)
廣西深入實施
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戰略
開放開發成效有目共睹
風生水起、千帆競發
創造了超常規發展的成功范例
↓↓↓
實施優先發展戰略
1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成為全區發展龍頭。
從2006年發展至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經濟指標成倍增長,增速全面領跑全區,占全區比重不斷提高。2018年,北部灣經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60.94億元,約占全區的48%。2006至2018年間,北部灣經濟區(六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近4倍,年均增速14.1%,財政收入增長5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倍,進出口總額增長11倍;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超2.4億噸,增長了近4倍,集裝箱吞吐量超290萬標箱,增長了近13倍,呈現出質和量齊頭并進的勢頭。
2
現代產業體系快速興起,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從2008年起,自治區每年安排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專項資金,加快重大項目布局,規劃建設12個重點產業園區。經過10多年的不懈努力,經濟區臨港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不斷加快集聚,逐步邁向中高端,向海經濟發展勢頭正在加快,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產業、糧油食品等為主的現代臨海工業體系。
2017年,79748次班列滿載集裝箱從廣西北部灣港駛往重慶,中新南向通道海鐵聯運進入常態化。黃克/攝
截至2018年底,已有4家園區產值(貿易額)超過千億元大關。隨著國家新一輪全方位開放格局的形成,北部灣經濟區將充分把握西部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機遇,通過“強首府、一體化”戰略,打造一批產業發展示范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3
區域性交通樞紐基本建成,內通外聯水平顯著提升。
經濟區內建成我國第一條連接東盟高速公路——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建成我國第二條客運國際班列——南寧至越南河內(嘉林)國際旅客列車。經濟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700公里,占全區的40%左右;高鐵實現公交化運行,形成了經濟區內各市1小時、通往我區各主要城市2小時的經濟圈;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完成4E級改建,新航站樓投入運營。基本形成了服務西南地區出海出邊的國際大通道。
4
沿海港口加速崛起,向海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整合沿海三港,在服務水平、集疏運能力、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整合后的北部灣港快速崛起為億噸大港。目前,已實現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已開通渝桂、川桂、滇桂、黔桂、隴桂等5條海鐵聯運線路,成為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重要的出??诤臀覈鴮|盟海上貿易的重要口岸。2019年6月30日,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正式建成運營,打通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預計全年將開行海鐵聯運班列2000列以上,極大提升服務新通道能力。
5
城市群建設不斷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城市新區快速發展,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以核心城市為中樞,多中心、多層次的城鎮體系加快形成,城鎮化率超過52%,高于全區平均水平。以戶籍、交通、通信、金融等10大領域同城化為動力,加快同城化縱深發展,合力打造北部灣城市群。
2017年,開往越南的首趟中歐班列從南寧南站出發,駛向河內。莫育杰/攝
譜寫新通道新篇章
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格局,并把北部灣經濟區作為我區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的示范區,明確提出要緊緊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機遇,實施強首府戰略,以北欽防一體化為抓手,推進北部灣經濟區在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新突破。相關政策將聚焦三個方面:
1
緊緊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機遇,全力推進北部灣港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發揮“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作用,著力推進以大港口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強化北部灣港三港域分工協作、協同發展,統籌港口規劃建設運營和港航資源配置,加快欽州國際集裝箱干線港、防城港大宗商品集散樞紐港、北海鐵山港綜合航運港和國際郵輪碼頭建設。給予西部陸海新通道集裝箱港口作業費用優惠支持,打造西部最佳出???,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與國際供應鏈深度融合發展,增強服務東盟國家和我國中西部地區能力,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
2
深入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加快沿海區域高質量發展。
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構建‘兩縱一橫’骨干軌道交通網,開行南寧-防城港-欽州-北海公交化城際高鐵,實現四市主城區軌道交通1小時通達。建立北欽防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明確功能定位,優化產業空間布局,重點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食品加工、林漿紙、先進裝備制造等工業集群,推動臨海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打造北部灣城市群,加快同城化縱深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打造設施互通、產業互補、園區協同、服務共享、內外聯動的一體化新格局。
3
實施強首府戰略,深化北部灣經濟區協調發展。
高水平規劃建設五象新區和臨空經濟示范區,集聚創新資源,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提高南寧首位度,打造引領全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同時,強化玉林、崇左兩翼經濟區四市的聯動對接,擴大開放。玉林重點做好東融對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進與北海聯動發展,加快推進龍港新區建設,打通玉林出海通道,促進江海聯運;優化營商環境,主動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謀劃共建粵桂合作園區。崇左重點服務“南向”發展。加快提升北部灣南向東盟的互聯互通能力;持續做好口岸經濟發展大文章,大力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和擴大開放,進一步深化沿邊開發開放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做大貿易總量,做實口岸加工業。
此外,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強首府戰略和北欽防一體化等發展機遇和發展任務,北部灣經濟區將聚焦大健康、大數據、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三新”重點產業領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面貫徹落實“外資16條”和招商引資激勵辦法,發揮政企溝通平臺和自治區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作用。以龍頭企業為牽引,聚焦產業鏈招商,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力爭打造一批標志性項目,助推北部灣經濟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廣西北部灣防城港集裝箱碼頭全景。廣西日報記者 周軍/攝
發布會答記者問(摘選)
問:2018年4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北部灣經濟區沿海三市調研期間提出,要堅定不移地將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廣西開放發展的優先方向。請問為什么要把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廣西開放發展的優先方向?如何建優建強北部灣經濟區?
答:加快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既關系到廣西自身的發展,也關系到國家整體的發展。北部灣經濟區是廣西與東盟陸海相鄰獨特區位的核心區域,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北部灣經濟區和北部灣城市群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北部灣經濟區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廣西優勢在海,希望在海,潛力在海,因此,要實現新發展,必須利用好西部地區唯一出??诘膬瀯?,堅定不移地將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廣西開放發展的優先方向。
進入新時代,我區面臨“一帶一路”建設、國家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歷史性機遇,為北部灣經濟區實現“蝶變”式跨越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建優建強北部灣經濟區,一要深入實施強首府戰略,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提高南寧首位度,打造引領全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二要加快推進北欽防一體化,打造設施互通、產業互補、園區協同、服務共享、內外聯動的發展新格局;三要協同玉崇兩翼開放發展,形成“南寧+沿?!币I全區發展的龍頭,構建“龍頭帶動、區帶支撐、特色鮮明、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問:據了解,作為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南寧,近日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高度的關注,其城市形象短視頻在網上播放量超過30億次,在全國的城市中排名第10,名次緊隨深圳之后,超過了天津、青島、杭州、無錫、廈門等許多的發達城市,被網友稱為網紅城市。請問,南寧市是如何在近10年當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答: 近10年來,南寧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歷史機遇,深入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和綜合配套改革,為首府加快發展、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首府經濟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一是經濟實力加速提升,核心城市的引領力顯著增強。南寧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二產補短板、三產強優勢、一產顯特色,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首府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全部工業總產值均突破4000億元大關。2008—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分別為10.7%、15.0%、19.2%、25.3%,地區生產總值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持首位,引領北部灣經濟區成為全區開放發展的新增長極。
二是互聯互通設施更加完善,交通樞紐的輻射力顯著增強。南寧市突出抓好南寧與北部灣經濟區各城市、東盟各國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南寧為中心的“12310”廣西高鐵經濟圈加快形成,吳圩國際機場通航城市108個,基本實現了“東盟國家通”和“國內省會通”。南寧地鐵運營線路里程達81公里,進入三線“網絡運營時代”。南寧面向東盟、聯動粵港澳、溝通西南中南腹地的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正在形成。
三是對外開放呈現新格局,“南寧渠道”的影響力顯著增強。南寧市持續推動“南寧渠道”升級,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與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往來。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950.3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外資總量與增速均保持全區首位,在全區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四是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宜居綠城的吸引力顯著增強。南寧市堅持治水、建城、為民,持續推進綠城品質升級,五象新區現代化新城魅力初顯,“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展現,“老南寧?三街兩巷”成為城市新地標,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國家衛生城市“三連冠”、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美麗山水城市等稱號,吸引越來越多外來人口扎根南寧、安居樂業。2018年末,南寧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98.1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達725.41萬人。
下一步,南寧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充分發揮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作用,在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新征程中走在前作表率。
問:北海2018年近海海域水質級別為優,水質優良點位比例為100%。據了解,北海在發展的近10年來,布局了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等對海洋容易造成污染的工業項目,請問北海市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是如何守護好北部灣生態環境的?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北海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海的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核心,以建設生態美麗北海為目標,全面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向新臺階。
一、北海市空氣環境質量和水環境質量情況
2018年,北海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廣西第一??己肆椫笜耍≒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全部達標,其中PM10、PM2.5、二氧化氮三項指標濃度全區最優。全年空氣優良率為94.0%;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土壤環境安全保障總體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良好;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年內無重大污染事故發生。
據廣西生態環境廳相關統計信息,今年上半年北海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02,該指標數值越小,表示空氣質量越好,同比下降7.1%;PM10平均濃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0%;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此三項指標在廣西14個設區市中均排名第一。
今年上半年,按水質監測均值統計,南流江亞橋、合浦水庫和洪潮江水庫3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南流江南域、西門江老哥渡和白沙河高速公路橋3個斷面水質達到Ⅳ類。與上年同期相比,南流江亞橋斷面水質有所好轉,其它5個斷面水質持平,地表水水質總體較2018年同期有所好轉。今年上半年第一期近海岸水質總體保持優良,優良比例為90%以上。
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
(一)防控結合,嚴守生態環境生命線
1.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立法。一是相繼頒布實施《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北海市沿海沙灘保護條例》等一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二是制定實施《北海市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關于推進生態立市的行動方案》《北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劃定環?!柏熑翁铩?,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環保責任,建立“誰主管、誰負責”“誰決策、誰負責”“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環保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原則,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三是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配合自治區完成市轄陸域和海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同時以《廣西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規定,嚴守生態紅線主體責任,堅持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全過程管理思路,加強管控結合,采取多項措施,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健全生態保護體系,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行動目標,為嚴守生態生命線提供了堅實的法治和制度保障。
2.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監管與生態恢復。制定實施《北海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 年)、《合浦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 年)》和《合浦縣砂石資源開發專項規劃》,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監管,規范采石、采砂、采礦行為,落實修復合浦縣采石場礦坑治理與生態修復。
3.加強海岸沙灘、城市綠地和海島保護。重點建設馮家江水環境治理工程,推進潿洲島旅游區海岸保護治理,完成了潿洲島岸灘整治、濱海濕地生境改造、海島植被修復、科普長廊設施建設,加強了海岸沙灘保護。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完成包括公園綠地、濕地、道路廣場、污水治理、內澇整治、“市花公園和體育休閑公園”、“鐵路明渠東段綠廊”、“海絲路廣場(公園)”、“中信國安水系工程”、“潿洲島濕地公園”、“潿洲島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等一批海綿城市項目。
(二)采取得力措施,打贏三大污染防治戰役
1. 加強水環境保護。重點推進南流江、西門江、南康江和洪潮江水庫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完成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督查55個環境問題的整改工作;完成了南流江亞橋、西門江老哥渡等5個水環境質量實時監控。嚴控地下水超采,對地下水自備水井落實關閉。建設完成常樂等9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對市、縣污水處理廠落實提標改造和尾水深度處理,落實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2.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采取細化年度計劃,明確縣區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目標任務,加強工業污染源管控、道路灑水降塵、建筑工地揚塵治理,秸稈綜合利用,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加強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監管,啟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升級改造,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散亂污”企業、燃煤小鍋爐整治和揚塵污染控制,查處曝光大氣污染環境違法行為。實施煙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2019年北海市印發并認真組織實施《北海市人民政府關于禁燃限放煙花爆竹的通告》和《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北海市禁燃限放煙花爆竹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各部門集中開展宣傳活動,發放禁燃限放煙花爆竹宣傳標示圖和宣傳海報1萬份,發出禁燃限放煙花爆竹宣傳短信累積180萬余條,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多媒體平臺進行禁放宣傳。由于禁燃限放煙花爆竹管控有效實施,除夕至正月十五期間,北海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沒有污染天。
3.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重點治理,落實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及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重金屬行業綜合整治規劃,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推行垃圾源頭分類減量、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等固體廢物的收集處理,嚴厲打擊洋垃圾環境違法行為。
4.完善各產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嚴格管控重點行業企業達標排放。如鐵山港臨港工業園區,實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實現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入園企業應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后接入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園區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總排口安裝自動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
(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1.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布局。北海市以工業轉型升級大會戰為抓手,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確保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在石化、臨港新材料和電子制造業三大支柱行業中,中石化結構調整項目、中電信息港二期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惠科移動智能終端項目引入配套企業入駐,電子信息產業得到創新升級發展;新材料填平補齊精品項目、廢鋼加工配送和汽車拆解項目、節能玻璃開發與制造項目、北部灣資源再生環保服務中心項目、鐵山港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等一批臨港新材料項目集中開工、簽約。
2.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為進一步做好北海市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推動北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北海市出臺了《北海市2019-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北海市能源消耗總量控制在585萬噸標準煤以內、單位GPD能耗下降11%的目標任務,以及縣區和重點行業的目標任務,并將上級考核任務,逐項落實分解。2019年第一季度,北海市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4.8%,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2%,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2.0%;北海市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三大指標同比均呈現下降態勢。
問:據了解,近期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關鍵項目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在欽州港開通運營。近期,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率重慶市黨政代表團到廣西考察期間,重點考察了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欽州保稅港區集裝箱碼頭,體現了欽州市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上重要的位置。請問,欽州市在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答:欽州市以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發展戰略為己任,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城市,構建大開放、大通道、大港口、大產業、大物流發展新格局”新目標新思路,全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大進大出集疏運通道體系,著力優化貨物通關通檢模式,積極搭建國際產業投資合作平臺,欽州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樞紐的集聚態勢已經凸顯。主要體現在:
一、通道設施不斷完善
欽州東至大欖坪支線聯絡線已于2018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欽州東站至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行車效率。自治區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作為年內頭號工程,日夜兼程全力推進。中心站已于6月30日投入使用,解決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現了海鐵聯運無縫銜接。此外,欽州保稅港區東卡口已于今年7月12日通過驗收,欽州港東航道擴建一期工程將在今年底建成使用,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及配套航道正在加快開展前期工作。
二、通道服務不斷優化
圍繞提效降費工作,前期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跟蹤調查,下一步將聯合自治區商務廳、北部灣辦深入開展口岸提效降費百日攻堅行動,推進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一單制”、“一口價”聯運服務模式,升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探索推進集裝箱全生命周期管理,降低沿線重點物流節點收費,降低通道綜合物流成本,不斷提升港口通行效率和專業服務水平。2019年,欽州爭取在通關環節壓縮三分之一,通關作業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通關成本再壓縮三分之一。
三、通道流量快速增長
陸路方面,已開通11條班列,其中至重慶、成都、昆明、貴陽、蘭州5條班列已實現常態化運行。2018年開行班列1154列。2019年1至6月開行1017列,增長203%,其中上行519列,下行319列,全面扭轉了海鐵聯運班列上下行不平衡局面。
海路方面,已開通42條,直達60多個主要港口。2018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30萬標箱。同時,北部灣港至新加坡班輪艙位利用率從去年不到5%上升到當前的31%,至香港班輪利用率達55%以上。
四、通道產業加速集聚
去年欽州市臨港區域引進項目28個,其中世界500強3個。今年欽州市加速推進“5+2”龍頭項目落地,涉及電子信息、綠色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目前泰嘉7.5代線項目已于7月11日開工,力爭華誼二期、恒逸石化、桐昆芳烴、金桂二期、恒源新能源下半年開工。北港集團聯手中遠海運、中鐵聯集和PSA合力打造海鐵聯運樞紐。物流龍頭企業齊聚欽州,傳化、寶能、普洛斯、中農批等物流龍頭紛至沓來。
五、通道合作更加緊密,朋友圈不斷擴大
一是西部各省積極參與機制建設。陸海新通道建設已由兩年前的4省區市參與,拓展到2018年8省區市共建,再到今年12省區市合作共建新格局,初步實現了西部省區市全覆蓋。同時,省際合作產業園加快落地,廣西與四川區域合作的重點項目——川桂國際產能合作園今年5月已落戶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渝桂合作產業園也在研究成立。
二是國際合作范圍不斷擴大。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將“一帶”與“一路”有機銜接在一起。絲綢之路方面,開通了至德國、波蘭的中歐班列,同時積極推進和中亞五國的合作,打通東南亞和中亞兩個市場。海上絲綢之路方面,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設務實推進,機制建設方面,組建了合作網絡中方秘書處并設在欽州,建立了年度工作會議機制,合作網絡工作機制逐步實現常態化,目前合作網絡成員達到31個;商務合作方面,欽州保稅港區主導建立了中國-東盟中小企業貿易促進平臺(CASTPP),目前已有140多家泰國、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的產品通過這個平臺引到了國內市場。
問:防城港市近年來開放合作的成效如何,對未來防城港開放發展的方向是如何規劃和展望的?
答:防城港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防城港的發展放在全國、全廣西的大局當中謀劃,包括在北部灣經濟區的一體化發展和對外開放當中,把防城港放在這個大格局當中一起來謀劃,所以防城港這些年來的發展始終是把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向開放要活力,向開放要發展。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廣西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一,基本形成對外交通互聯互通的格局。從海上通道這方面來說,廣西堅持向海經濟理念,加強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年來防城港建成了一批萬噸級的泊位碼頭,深水航道建設得到加強,建成了20萬噸的泊位,正在籌建30萬噸的企沙南港區的泊位。公路方面,在縣縣通高速的基礎上正在謀劃建設南寧—上思—峒中—防城港公路,形成新的中越邊境方向的高速公路通道。鐵路方面,抓緊建設防城港—東興鐵路,這條線正在施工當中,鐵路還將延伸進入重點園區,疏港鐵路已經基本形成。機場方面,力爭開工建設防城港支線機場,謀劃布局一批通用機場。同時,國家已經把防城港市作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陸上邊境口岸型物流承載城市來規劃。有關部門將充分利用現有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優勢,按照廣西的總體布局,積極發展海上班輪和內陸冷鏈班列。
第二,基本形成面向東盟的南向開放通道。建成東興北侖河二橋口岸、防城峒中口岸開放、今年上半年國家剛剛驗收通過的防城港水域擴大開放,防城港的口岸基礎設施加強和對外開放、通關便利化、營商環境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通關效率將會得到大幅提升。同時,在文化、旅游、商貿方面對面向東盟的通道已經形成,中國-東盟的一些馬拉松賽每年都在防城港舉辦,還有國際海上龍舟節,東興和越南的芒街每年舉辦商品交易會,會展經濟不斷發展,面向東盟的防城港渠道已經初具規模。
第三,建成一批對外開放平臺。這些年在國家和自治區大力支持下,防城港市相繼建設一批對外開放平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設立的沿邊經濟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到近年批準設立的國家級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旅游試驗區、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和國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最近又得到國家支持在防城港建立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利用這些開放平臺,廣西在探索先行先試方面,已經形成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比如在投資環境方面,全國首個證照分離改革的試點、跨境勞務合作的試點等,這些都是含金量比較高的試點試驗經驗。
下一步,有關部門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奮力助推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入實施深化“北聯”行動,壯大海公鐵多式聯運體系,著力加強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
重點建設北部灣臨港工業產業集群。深入實施傳統產業“二次創業”,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要求,重點發展鋼鐵、有色金屬、能源、化工、糧油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推動傳統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突出抓好港口建設。堅持“以港興市”,發揮港口優勢,做大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綜合通過能力,加快推進口岸擴大開放,統籌抓好港區和港點的規劃布局。
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繼續壯大開發開放平臺,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加大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邊境旅游試驗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建設力度,勇擔國家和自治區各項改革創新的先行先試重任。加快申報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重點引進一批國際醫學領域的知名企業,全力實現“一區兩城多園”建造構想。
以上就是關于南寧通付pos機,事關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南寧通付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